中山管理評論  2002/6
第10卷第2期 p.261-289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由Coase 與Williamson 所發展的交易成本經濟,將廠商視為交易的統治體制,以「有限理性」與「投機主義」做為基本假設來解釋廠商的存在與疆界的決定;關心的是廠商交換活動所產生的投機問題。而由演化經濟、資源基礎觀點及知識基礎觀點所發展,以組織能力為基礎的廠商理論,則是將廠商視為知識儲存的體系,而以「有限理性」與「知識基礎不同」兩個基本假設來解釋廠商的存在與彊界的決定;著重在廠商生產活動所衍生的協調問題。本文旨在此較交易成本與組織能力觀點的思想根源、基本假設與廠商理論,並分析兩觀點之間的對話與論戰。最後提出一個整合兩觀點的廠商疆界分析模式,強論經濟組織疆界的決定不僅要降低統治成本,也需要考慮創造獨特的生產價值。
(633499032953750000.pdf 56KB)廠商理論、交易成本、組織能力、組織能力、廠商疆界
Theory of the Firm, Transaction Cost,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Firm Boundary
企業營運疆界的決策是策略管理中重要的主題之一。從交易成本經濟(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的觀點,可以知道當企業在決定某項營運活動是否內部整合或外包時,應考慮該項活動運用市場進行交易所產生的交易成本高低,而安排適當的交易統治模式。一般而言,交易成本若過高應整合進入營運疆界之內,若較低則以維持市場購買或外包較具經濟效率。此觀點強調經濟個體之間因誘因的不同,而產生出市場交易契約無法防止的投機行為,因而產生交易成本,必須以內部化運用科層管理制度來降低交易成本;或是以較低的內部科層管理成本來取代市場交易成本,因此,是一種防弊成本極小化的決策概念。 最近所發展的組織能力基礎觀點(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competences-based perspective)卻提出不同的看法。此觀點認為企業之所以有競爭優勢及是由於具有獨特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與企業內部資源與知識基礎的協調及創造有密切關係。企業來決定某項營運活動是否組織於疆界之內時,所考量的應是該項活動是否能與原有的核心能力或知識基礎相互鑲嵌以形成綜效,也就是創造出在市場上外包所無法比擬的價值,而並非只是防弊成本的極小化。 本文分別分析比較這兩派觀點的理論基礎與推論邏輯,提出一個整合兩觀點的企業疆界決定的分析模式,並認為企業不只是交易的統治體,也是個知識的儲存體。在決定企業營運活動的組合或疆界時,不僅要評估是否能有效率地降低投機行為所造成的可能風險與潛在成本;也要去思考如何從市場與技術到境的未來動態演變,以及企業本身與其他廠商之間的能力消長,來決定企業能力與知識基礎的發展路徑,以創造出獨特的價值。在交易統治成本極小化部分、應考慮項營運活動使用價才機制,未來在市場上交易所引發的欺騙成本;與內部化控管後未來所造成的科層成本的差異變化。在創造能力生產價值方面、應考慮的是未來外包成本與內部生產成本之間的差距變化。同時以極小化交易統治成本及創造最大的能力生產價值的策略思考,來決定企業最適的營運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