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管理評論

  期刊全文閱覽

中山管理評論  2003/3

第11卷第1期  p.15-48


題目
從科技二元論的角度探討個人資訊科技接受度之前因: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A Study of the Antecedents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echnology Duality Theory: Analysi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633477735348437500.pdf 1,203KB)

作者
吳玲玲/國立台灣大學
Ling-Ling Wu/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摘要(中文)

Davis ( 1989) 提出「易用認真」 (perceived ease of use) 與「有用認知」 作為科技接受度的指標,並用以解釋科技使用行為。但是易用認知與有用認知 的前因卻尚未有定論巴此研究結果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個探討有用認知與易 用認真口的前因的基礎架構,以彌補科技接受度模型之不足。因資訊科技廣泛使 用於組織情境中,本研究將以科技二元論的觀點,探討在組織情境當中,使用 者對資訊系統「有用認知」與「易用認知」的前因。本研究探結構式問卷調查 法收集資料,並應用統計軟體L1SREL8 作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分析以驗證研究假設。結果顯示﹒第一、有用認知與易用認知的前因可 分為理性因素,社會因素與使用者個人因素。第二、也是本研究主要貢獻,此 三類因素對有用認知與易用認知的影響不同。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社會因素對 有用認知的影響大於對易用認知的影響,而理性因素對易用認知的影響大於對 有用認知的影響。個人因素皆對易用認知有影響力,但個人因素中只有自我效 能與電腦經驗對有用認知有影響。

(633537155964062500.pdf 41KB)

關鍵字(中文)

科技接受度、科技二元論、資訊科技使用行為


摘要(英文)

Davis (1989) proposed two concepts,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as the index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technological usage. These two constructs are high valid and possess explanatory power. However, the antecedents ofthem do not seem to be investigated thourghly. The purpose ofthis study is to derive the antecedents of the concepts of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from the view oftechnology duality theory (Orlikowski, 1992), which assers that technology used in organization is framed by physical factors of the technology and also otganizational factors. Structural equation mödeling is employed to test the theoretical model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data lead two important conclusions: (1)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are ration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and user individual factors (2) the effects of these three kinds of factors on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are different. Social factors have greater effect on perceived usefulness than on perceive ease of use. On the other hand, rational factors have greater influence on perceived ease of use than on perceived usefulness. The individual factors also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se two perceptions

(633537155964062500.pdf 41KB)

關鍵字(英文)

Technology acceptance, technology duality, technology use


政策與管理意涵

新資訊系統導入組織時,往往遭遇許多人為因素的阻力,其中使用者的使用績效不彰更是其中重要的問題。資訊科技的使用情況一直是資訊科技導入組織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重要指標。故有效的衡量、解釋、預測、提升資訊科技的使用行為是組織資訊管理的重要課題之一。本研究期望藉由了解資訊系統在組織情境中使用行為的因果關係,提供實務界擬定提升資訊系統使用效率策略之參考。 因本研究主題焦點為「組織情境」與「資訊科技的使用行為」,本研究整合資訊組織理論與科技的使用行為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特別是科技二元論與科技接受度模型,推論出先驗假設,並以問卷調查之實證結果驗證這些先驗假設,以探討使用者在組織情境當中,資訊科技使用行為的因果關係。 科技二元論及整合科技決定論與策略定論的觀點:科技決定論認為柯基為影響人類行為和組織結構的獨立變數;從策略決定論的觀點來看,管理者的態度、組織中相關成員對科技的共同看法、以及科技使用者,是影響科技在組織中發展的關鍵因素。本研究據此主張理性因素、社會因素、個人因素是影響資訊科技使用行為的重要因素。理性因素為資訊系統特性與使用者的工作特性。社會因素為組織態度與心理氣候。前者代表組織管理高層對資訊系統以及新科技的態度,而後者代表組織中一般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共同態度。個人因素則包括自我效能(self-efficacy)、電腦使用經驗、以及其他人口學的特質,包含性別、年齡、職位高低。 本研究結果發現: 1.影響資訊系統使用行為的直接因素是: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有用認知(Perceived Usefulness)與易用認知(Perceived Ease of Use)。根據Davis的定義,有用認知是只科技能夠有效完成工作任務,而易用認知是指使用者可否容易的使用新科技完成工作任務。 2.影響資訊系統使用行為的直接因素是:理性因素、社會因素與個人因素。此三類因素皆間接透過有用認知與易用認知來影響資訊系統使用行為。亦即此三類是有用認知與易用認知的直接前因。 3.此三類因素對有用認知與易用認知的影響力不疼。理性因子和社會因子對有用認知與以用認知的影響不同,理性因子對兩者皆有影響,但是對一用認知影響較大。而社會因子只對有用認知有影響,易用認知完全沒有受社會因素的影響。個人因素對有用認知與易用認知的影響亦不同,自我效能與電腦經驗對兩者皆有高度影響力,然而性別、工作年資與職位只對易用認知有直接影響。 上述研究結果的實務管理意涵有: 1. 管理者欲提升資訊系統的使用行為,必須提升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有用認知與易用認知。而提升有用認知與易用認知的方法並不盡然相同。 2.管理者欲提升資訊管理系統的有用認知可以透過理性因素、社會因素與個人因素來增強。例如改變工作任務特性或資訊系統功能,使工作與資訊系統是度提昇、增強高階主管對資訊系統的支援與態度、對組織其他成員宣導資訊系統的貢獻與益處、使用電腦經驗豐富以及對資訊電腦立自信程度高的員工來使用資訊系統。 3.管理者欲提升資訊系統的易用認知可以透過理性因素與個人因素來增強。例如重新設 計工作任務特性或資訊系統功能,使工作與資訊系統配適度提昇、篩選合適的個人來使用資訊系統(年紀輕、職位較低、男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