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管理評論

  期刊全文閱覽

中山管理評論  2003/3

第11卷第1期  p.177-197


題目
債信評等模型主觀評估內部一致性暨外部一致性之探討:以銀行及證券實務專家之差異分析為例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sistency on Credit Ra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ankers and Security Analysis
(633477737460312500.pdf 824KB)

作者
郭敏華/世新大學
Min-Hua Kuo/

Shih Hsin University


摘要(中文)

在債信評等的傳統研究中,為減低主觀判斷的平擾,學術界僅擷取量化因 素進入評等模型,期能提高債信評估的客觀性,然而在實務上,債信評等必須 考量諸多質化因素,也是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而在各種內在心理偏誤及外在 雜訊的干擾下,主觀判斷所夾帶的偏誤使專家判斷的一致性與可信度不無疑 慮,以致學術與實務之間的鴻溝始終難以調平。本研究的主要宗旨即在正視此 一議題,利用嚴謹的學術研究方法,利用內部一致性與外部一致性二種角度, 分別探討主觀評斷是否存在重大偏誤。針對評估債信能力具有一定專業水準的 實務專家,本研究一方面以問卷調查方式觀察不同專家對同一受評對象債信晶 質的共識度(外部一致性) ,一方面以實際財務資料檢測專家評分時實際依據 的財務因素與其所宣稱之重要因素是否一致(內部一致性) ,俾以瞭解專業知 識的主觀判斷是否具有足以信賴的一致性。分析結果顯示,量質因素的相對重 要性無分軒輊,任一皆不可偏廢。在許等結果的外部一致性方面,背景不同之 專業人士對受評公司的債信等級存在相當程度的歧異,但其評定等級之Pearson 相關及三項無母數相關係數皆達統計顯著水準,應屬差強人意,內部一致性方面,專家進行債信評估所採用的因素與其所宣稱最重要的因素亦尚稱吻合。總體而言,專業判斷的信賴度雖未臻完善,仍具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633537156677656250.pdf 50KB)

關鍵字(中文)

債信評等、信用評等、專業判斷、主觀判斷、行為財務學


摘要(英文)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sistency in the credit rating made by professionals,this study surveys the professional opinions about the scheme of credit rating. It also regresses the credit scores made by professionals on the major financial dimensions emphasized by the professionals themselves, 80 as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professional judgment. The empi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factors are equally important in rating credits. Some divergence among professionals is evidenced, but it is substantially decreased when examining homogeneous sectors ,the banking or security industry. The financial factors elected by professionals are able to explain the credit score quite well Although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sistency are supported to a certain degree, great substance is remained to improve.

(633537156677656250.pdf 50KB)

關鍵字(英文)

Credit rating, professional judgment, behavioral finance


政策與管理意涵

發行債券是公司募集資金一項極為重要的管道,我國長年以來重股輕債的政府政策下,債市的發展始終跟不上股票市場,而其中一項極為關鍵的因素,就在於債信評等觀念與制度未臻成熟。債權人只能享有固定利息,卻須承擔極高的違約風險,若無法讓投資人很容易地對籌資公司的債信品質有所了解,很難吸引投資人投入債券市場。基於此一基本認知,先進國家由具有公信力之專業評等機構對募資公司及其所發行之債券進行債信評估,並將評估結果(也就是所謂的債信評等)向市場公開,市場即可根據該債信評等結果形成公平的市場利率,使投資人獲得與風險相稱的報酬,也使公司順利取得所需資金。由此可知債信評等制度對於債券市場的發展實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正由於其重要性早獲共識,不但實務界戮力於評等程序之結構化,務求各項影響債信的因素都納入評估範圍,以免錯估而自毀聲譽;學術界在此一領域的努力更是未曾稍歇,而且特別著重於利用財務等數量資訊建立各式各樣的評等模型,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評估者主觀意識的影響,使債信評等程序進可能建立在客觀的、可衡量的變數上。但是不可否認地,影響債信評等品質的因素甚多,除了可衡量的數量變數外,仍有續多是無法具體衡量的質性變數。質化因素與量化因素究竟孰者較為重要?其中又以哪些構面為最重要?實務專家是根據哪些因素來評估債信?專業知識與判斷的可信度為何?不同的專家會不會得到南轅北轍的評等結果?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政府來說,直接關係到債信評等制度應否大力推廣的政策意涵;對籌資企業來說,可更具體地了解是哪些關鍵因素決定其債信評等結果;對投資大眾來說,對於專業判斷與專家意見的一致性及可信度,也可獲得更具體的認識。 研究結果顯示,在評估債信量化因素中,安性與獲利性最重要,質化因素則以產業環境、管理能力、管理者誠信、與企業成長潛力最受重視。綜合而言,質化因素在債信評估中具有不容忽略的重要性,量化模型無法全然取代主觀判斷,因此專業判斷的信賴度雖具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但是各專家主觀評等的結果彼此間仍存在相當的歧異,而且專家的靜態認知與其實際評估的動態過程間,仍有若干差異,可見主觀運作的盲點和認知干擾難以完全消除,因此設法降低債信評等過程中人為判斷的偏誤仍是值得鼓勵與努力的。簡而言之,欲精確評估廠商債信,量化模型無法全然取代質化評估,但質化判斷的歧異甚大,建立一定的評估架構以降低個人主觀干擾至屬必要。


參考文獻